李峰:2025年俄罗斯商用车市场压力与潜力并存
时间:2025-03-13 访问量:23
2月22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厦门盛大开幕。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组委会邀请了众多专业人士对2025年商用车市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其中,俄罗斯中国总商会副秘书长莫斯科中国汽车机电展销中心总经理李峰深度分析了2025俄罗斯商用车市场形势并预测了市场发展情况。
李峰对2025年俄罗斯商用车市场进行了预测。他指出,轻型商用车销量预计将增长5%,达到11.8万辆;中型商用车销量预计与2024年持平,约为2.2万辆;重型商用车销量可能下降7%,至9.5万辆;客车销量预计下降25%,至1.15万至1.4万辆之间。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高利率、融资环境恶化、政府项目减少以及零部件价格上涨等。李峰强调,俄罗斯市场准入政策日益严格。自2023年起,俄罗斯对进口商用车征收高额关税,并根据车辆重量、发动机类型和排量等因素计算税率。此外,俄罗斯政府要求外资企业在本地化生产中达到40%至60%的本地采购比例,并通过特殊投资协定(SPIC)获得税收优惠和政策支持。应对思路:强化产品适应性,强化品牌建设,强化服务能力尽管面临挑战,李峰认为俄罗斯市场仍然充满机遇。中国商用车在俄罗斯市场的占有率超过60%,且产品线覆盖高、中、低端市场,具备较强的竞争力。他认为,要关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北极航道的开发,这些地区对物流车辆的需求将持续增长。俄罗斯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电动商用车的渗透率提升至30%,中国企业应积极参与当地新能源项目,包括电动车、天然气车和氢能源车的研发与推广。要与俄罗斯本土企业合作,参与供应链建设,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避免与当地企业直接竞争。随着中国商用车保有量的增加,售后市场和零部件需求将大幅增长,中国企业应加强售后服务网络建设。
李峰指出,俄罗斯市场的主要风险包括库存积压、融资环境恶化、卢布汇率波动以及地缘政治风险。截至2024年1月,俄罗斯商用车库存已达10万辆,消化库存需要约5个月时间。此外,俄罗斯基准利率高达21%,导致汽车信贷额同比下降39%,进一步抑制了市场需求。为应对这些风险,李峰建议中国企业加强库存管理,避免盲目价格战;同时,注重产品适应性改进,特别是在耐寒、防锈和防腐蚀等方面满足俄罗斯特殊气候条件的要求。
李峰分析,尽管2025年俄罗斯商用车市场面临诸多挑战,但中国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仍具备强大的发展潜力。他呼吁中国企业加强与俄罗斯政府和本土企业的合作,提升产品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在俄罗斯市场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