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商用车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商用车产业大会在厦门盛大开幕。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专家和业内人士的关注。组委会邀请了众多专业人士对2025年商用车市场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其中,厦门金龙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姚成博士深度分析了2025大中型客车市场形势,并预测了市场增长情况。

姚成博士强调,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持续优惠以及国4燃油车纳入更新报废周期,为客车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排放标准的压缩也推动了常规动力车向新能源车的转化。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提升,为客车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姚成博士预测,2025年和2026年客车市场将保持稳定但缓慢的增长。新能源客车的渗透率在2024年达到20%-25%,预计到2025年将进一步提升。公交领域的新能源化已经基本完成,但公务车领域由于续航里程和购车成本等因素,新能源渗透率仍然较低。姚成博士指出,传统燃油客车虽然仍占据主导地位,但其市场份额正在逐步压缩。2024年,新能源车的渗透率预计将达到28%,而燃油车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下降。特别是在中长途运营和旅游场景下,燃油车仍具有一定的优势,但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这一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姚成博士分析,5-7米的客车主要用于短途客运和商务接送,市场需求相对稳定;7-10米的车型在租赁市场上有稳定的需求,而10-13米的大型客车则主要用于长途客运。随着旅游包车需求的增加,大型客车的市场前景有所改善。
姚成博士预测,随着充电设施的完善和电池成本的降低,新能源车在中短途固定客运班线和景区接驳等场景下的需求将越来越大。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和整车轻量化技术的进步,使得新能源车的续航里程显著增加,进一步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姚成博士总结道,客车行业的竞争现象非常严重,国内主要客车企业的盈利主要依靠出口。新能源车的推广不仅能够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还能为整车企业带来新的盈利空间。未来,客车行业需要在政策支持、市场需求挖掘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共同努力,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